2025年“崆峒杯”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暨甘肃省传统武术锦标赛在平凉开赛
王旭出席并宣布开幕 周建平讲话 王国强白振海致辞 王立峰田苏辉王向晨马琦李明出席
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育娴/文
姚志强/图 王亮 马勇/视频
崆峒问道,武脉相传。7月20日,2025年“崆峒杯”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暨甘肃省传统武术锦标赛在“全国武术之乡”平凉开赛,来自全国17个省(市)区的222支代表队6300多名武术精英齐聚一堂,以武会友,切磋技艺,共同推动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。
副省长、市委书记王旭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。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周建平出席并讲话。省政府参事、省武术运动协会主席王国强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白振海致辞。
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社会部部长王立峰,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、国家武术散打队总领队田苏辉,省体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王向晨,市领导马琦、李明、刘国军、于宏勤、丁富强、马继军,中国武术九段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、陈式太极拳代表人物陈小旺,中国武术八段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、杨式太极拳代表人物崔仲三,中国武术九段、江苏省武术协会名誉主席赵长军,中央新闻单位驻甘肃记者联合会副会长、凤凰网甘肃总编辑王岳等出席。开幕式由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王锦主持。张皓阳代表运动员宣誓,杨莉代表裁判员宣誓。
周建平说,武术源于中国,属于世界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。崆峒武术扎根西陲大地,以其“刚柔相济、内外兼修”的独特风格和“厚德载物、自强不息”的精神内核,与少林、武当、峨眉、昆仑并称为中华五大武术流派。多年来,崆峒武术在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,助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,促进中国武术全球传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中国武术协会将始终与全国武术界一道,以守护文化根脉为己任,搭建更多像“崆峒杯”这样的交流平台,让中华武术走向世界各地、走进千家万户,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选择、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。
王国强说,武术是镌刻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不朽瑰宝。近年来,甘肃武术事业蓬勃发展,竞技武术成绩斐然,传统武术在传承中创新、在创新中发展,群众基础日益深厚,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。此次赛事的举办,必将促进我省传统武术整体水平提升。希望各位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洒汗水诠释拼搏,以武者胸襟书写“友谊第一、比赛第二”的风范,各位裁判员恪守规则、公正执裁,守护赛场上的浩然正气,各位武术传承者坚守“薪火相传”之志,让传统武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,走向未来。我们将以大赛为契机,推动武术与文旅、教育、康养产业协同发展,将“崆峒杯”培育成全国传统武术的标志性盛会。
白振海表示,近年来,平凉聚焦打造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,一体推进系统性保护、创新性传承、融合性发展,精心守护中华武术瑰宝,崆峒武术已成为展示平凉文化魅力的亮丽名片。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作为中国武术界层次最高、专业性最强的国家级武术盛会,与甘肃省传统武术锦标赛同步举办,必将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“崆峒论剑”。期待全体运动员顽强拼搏,展现中华武学“尚德崇礼”的精神,传承民族文化“生生不息”的薪火。我们将与省体育局、省武术运动协会通力协作,倾力打造高水平、高品质的武术盛会。将以本次赛事为新的起点,全方位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,助力建设体育强省、体育强国,共同谱写中华武术传承发展新篇章。
此次大赛为期4天,由中国武术协会指导,甘肃省体育局、中共平凉市委、平凉市人民政府、甘肃省武术协会主办,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加强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,以体促旅兴产,以赛引客促销,进一步打响“崆峒武术”文化名片和“问道崆峒·康养平凉”文旅品牌,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比赛设个人、集体对练和短兵项目,日均参赛达3000余人次,参赛运动员年龄涵盖5至69周岁,是甘肃省首次举办的全国性武术比赛,赛事规模和参赛人数创近年来之最。
来自全国17个省(市、区)武术协会负责人、武术界嘉宾、传统武术流派传承人、体育界专家学者,以及运动员、教练员、裁判员、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开幕式。
来源:平凉日报
编辑:党政办公室